近日忠程配资,在浙江省金华市火腿厂的贮存间内,老师傅们俯身整理着完成了21道工序而新制成的火腿。肌红脂白,形似竹叶,这一发源于唐宋、盛于明清的传统美味,将以“非遗”之姿跨越重洋,展示独有的“中国味道”。
“海外客户在考察时更看重产品的历史渊源和品质传承”。该公司外贸主管黄志清说,“纳入海关‘老字号企业帮扶清单’后,原产地证书出具更加便捷,还有专家指导我们建立‘一腿一码’的溯源系统,让这道‘舌尖上的非遗’在国际市场上有了可追溯的文化身份。”
金华火腿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其“冬腿夏藏、盐霜自凝”的传统技法,是中国肉食腌制工艺的活化石。如今,借助海关老字号出口“绿色通道”和证书“云签发”模式,企业实现“即报即查即放”,中国饮食文化出海的通道更加通畅。
展开剩余33%同样迎来出口新机遇的还有金华金字火腿有限公司。今年,企业让非遗火腿“换新装”,以火腿为原料的七款新产品即将踏上澳洲市场,在海关指导下,新包装不仅符合当地标签法规要求,更将独有的腌制、晒腿等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包装设计。“我们要让海外消费者尝到的不仅是火腿咸鲜,更是东方饮食的岁月沉淀。”公司质量经理黄特跃说。
今年以来,金华火腿出口额已超1000万元,达到1208.2万元。飘散的火腿醇香,传递的是中国饮食文化中“以味载道、以食传情”的哲学。“我们将持续优化‘老字号帮扶机制’,推动更多‘非遗’火腿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。”金华海关监管一科科长王涛表示。
供稿/ 食安处、金华海关忠程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创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